在粉體物料的制造過程中, 主要的性能指標之一是顆粒的粒度,粒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技術性能,同時,對產品的應用范圍也具有較大的影響。在粉體產品中,比較重要的還有比表面積、燒結性能以及分散性等,這些性能都和粉體的粒度大小以及粒度的分布有密切聯系。隨著粉體工程技術研究速度的不斷加快,出現了一些新型的研磨設備和工藝,這些新型的工藝能夠大大提高產品的研磨效率和質量。 一、粉料細磨技術的進展(一)幾種常見的細磨技術 首先是滾筒式球磨,這是當前國內大多數企業使用的原料研磨設備,其應用非常廣泛。球磨機的特點是操作簡單,運行性能較好,在設備出現故障后,能夠快速進行維修,但粉碎的顆粒較大。一般球磨機通常采用濕法研磨,當然,干法研磨技術也是可以使用的。然而,在傳統的球磨機中,其生產效率較低,對于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進行研磨時,生產效率大大降低,導致企業的效益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卻有較大的提高,除此之外,還存在著設備損壞較大、生產噪聲大等問題。 另一種是攪拌磨,這是美國科學家發明的,其原理類似于化學實驗中的攪拌器,主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固定筒體和旋轉攪拌器,在筒體內填充研磨介質。在攪拌磨的筒體外面,一般會安裝一個夾套,夾套內能夠通入冷水,從而降低研磨時產生的高溫。對于研磨筒的內壁,可以根據產品的需要添加合適的材料,此外,還可以添加一根固定的短棒,增加研磨效果。(二)電瓷原料粉碎工藝現狀 對于電瓷原料來說,其粉碎工藝同其他陶瓷原料的粉碎工藝相近,主要由傳統的球磨機進行細磨。然而,伴隨著我國高壓輸電技術的不斷提高,對電瓷材料提出了更高的強度要求,因此,傳統的研磨制造工藝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 為了更好的增強電瓷材料的機械強度,可以在傳統生產工藝上添加一些強度較高的材料顆粒,像剛玉等。除此之外,為了減少生產成本,可以改變氧化鋁的生產工藝。然而,剛玉顆粒的強度較高,硬度較大,所以傳統的研磨技術生產成本較高,且效率不高。二、攪拌式磨砂機在電瓷原料制備中的應用 通過對電瓷材料生產中主要硬質材料的研究可以發現,傳統的研磨方法生產效率較低,因此,發明了攪拌式砂磨工藝,這種工藝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能減少產品中的粗顆粒含量,減小粒徑的分布范圍。(一)在普通絕緣子坯料制備中的應用 普通的絕緣子坯料生產原料包括廣東白泥、長豐泥和麻泥等,生產設備為10t的球磨機,在每次的坯料生產中,原料填裝為8.5t,然后根據一定的比例添加球和水,球磨14小時, 后將研磨完成的原料進行放漿。 對于普通的絕緣子坯料來說,生產原料一般為原礦顆粒,這些生產原料的顆粒較大,尤其是一些粘土類原料,其形狀一般是較大的塊狀,不能使用砂磨機直接進行研磨。通過對傳統球磨機中的生產產品進行取樣,然后在使用攪拌式砂磨機進行研磨, 后將兩者進行性能對比,可以發現球磨機中的產品在6h時大多數的產品在10微米粒徑以下,然而,仍然存在著較多30微米以上的較大顆粒,甚至 大的產品可以在50微米以上。 而對于砂磨機來說,其原料要求則具有較大的不同,原料的直徑不能過大。為了防止生產設備出現故障,砂磨機的生產原料為球磨8h后的坯料,將其添加到攪拌式砂磨機中,進行20min的研磨,并每隔5min進行一次取樣,測量其顆粒的粒度大小以及顆粒的分布情況。 通過試驗數據的對比,我們發現球磨和砂磨技術的混合使用,能夠大大減少產品的粒徑分布范圍,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二)在高強度懸式絕緣子坯料制備中的應用 高強度懸式絕緣子坯料的生產原料為:鋁礬土和左云土等。然后按照一次性加料和兩次加料兩種生產方式進行攪拌式砂磨。 一次性加料是將生產配方中的原料一次性進行配料,然后添加到球磨機中進行磨砂,在原料達到所需細度后,進行后續的生產工序。而兩次加料則是首先將生產配方中的鋁礬土等硬質材料進行研磨,然后再將其余的軟質粘土加入到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研磨完成后進行后續的生產工序。這兩種研磨方法完成后,通過后續的生產工序將坯料制造成瓷樣,并對產品的性能進行測定。通過對產品性能進行對比可知,球磨和砂磨結合的生產工藝能夠大大增強產品的抗彎性,此外,這種新型的生產工藝能夠很好的改善高強度懸式絕緣子坯料的工藝性能。三、總結 通過對攪拌式磨砂機的研究,我們發現其不僅能夠大大縮短生產時間,同時,還能夠提高研磨的效率,減少產品中大顆粒的存在數量,增強電瓷材料的均勻性和致密度,提高電瓷產品的干坯強度等。然而,當前的攪拌式砂磨機仍然處在研發階段,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優化設備中的某些結構和功能。攪拌式砂磨機在未來必將取得較大的成功,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利益。
下一篇:淺析高速珠磨機發展趨勢